admin 發表於 2019-5-9 20:52:22

專家傳真-台灣是否應有「5+2」產業政策?

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近来演講,回應若何对待当局在產業發展上的脚色時暗示,把水、電等基礎建設弄好是当局的責任,至於產業政策当局不應参与太多。

台積電是世界級的企業,有人覺得張董的觀點比較美國式,也有人指出這是站在至公司的角度,但台灣以中小企業占多数,反而最必要当局的拔擢。我們從張董過去言論中尋找蛛絲馬跡,應更能领会全貌。張董三年前對主權基金曾暗示過见解,他說基金主持人必須既要「專業」還能「拒絕關說」,但合适這兩種情景在台灣從來沒有過。換言之,有些观点是好的、在國生手得通,在台灣就不可。張董無法說出口的是:台灣当局亏弱的執行力及政治化的環境,會使不少抱负打扣头,只要從当局近来推動的「前瞻基礎建設」,便可略見眉目。

其實全球都有產業政策,包含美國在內。歐巴馬時期推動「再工業化」,雖然未針對特定產業,但就是要把製造業搬回美國。川普倡导「美國優先」,雖然他和孫正義和馬雲哥倆好,但他們都不搞製造,這個重擔就落到郭台銘身上了。

至於中國大陸,乃計畫經濟的極致代表。除原本的「十三五規劃」之外,近期的產業政策包含以「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」打造創复活態系統(類似「亞洲.矽谷」)、「互聯網」(協助傳統產業數位化、伶俐化)和「中國製造2025」(中國版的工業4.0)。

日本的產業政策也很明確,当局透過「日本產業改造機構」(INCJ)進行對於计谋產業的干預,近来藏身幕後,對財務堕入危機的東芝半導體下指導棋,鴻海雖出價最高競標,最終仍飲恨敗北。接下來的計劃是替中小尺寸面板廠日本顯示器(JDI)尋找金主,出發點都在於避免日本焦点技術的流失。

台灣当局過去曾嘗試推動若干產業政策,但輸多贏少。扁当局時期,推動「兩兆雙星」計畫,兩兆代表雙D即DRAM記憶體和TFT-LCD。DRAM產業一向有心無力,馬当局時代曾企圖整合業者建立TMC產業控股公司但也流產,现在全世界記憶體產業復甦,台灣本土DRAM產業卻已消散,這是誰的錯?至於LCD產業,当局不许業者赴陸投資,被中國業者後來居上,更錯失下一代OLED新市場商機。最慘的是WIMAX,当局鼎力推動卻壓錯寶,被英特爾出賣,以至5G進程落後亞洲其他國家。台灣独一贏的是半導體產業,有趣的是,這恰是沾恩於30年前当局的產業政策。

但憑良知說,小英当局的「52」,已有必定成效。以綠能為例,今朝推動離岸風電,雖仍有許多技術問題,不過海外業者潛在投資已達一兆元。「亞洲.矽谷」正漸入佳境,吸引外國大廠來台建立創新中间,雖非屬特定企業,但以打造創复活態系統為出發點,款式視野宏觀。「2」是比較失敗的部门,大部门人不知其為何,也未見配套办法。此外值得一提的是AI,面對亞洲各國強烈競爭,科技部推出五年160億元AI科研戰略,總算找到了标的目的。

台灣應該學習的對象是深圳。深圳這幾年脫胎換骨,成為亞洲創新重鎮,人均GDP已超出台灣,匯集互聯網、通訊、生技等產業。其實深圳当局並未說要發展什麼產業,但却是有表態「騰籠換鳥」,再也不歡迎像富士康這種勞力密集低附加價值產業,這是深圳轉型乐成的關鍵。

台灣過去的問題是,既不克不及像新加坡一樣,由当局全力帶領衝刺未來產業發展的标的目的,又不克不及學習美國,罢休讓市場充实發揮機能。該興利的時候,当局採取自由的態度,罢休无论,但講到防弊,卻主動出擊,採取最嚴格的標準,處處踩煞車。我們推測張董事長的意思是:就算有再好的產業政策,若是投資環境一塌糊塗,五缺六失,那產業政策又有何用?

我們支撑当局對產業未來标的目的供给政策支撑、優化資源设置装备摆设。但在另外一方面,当局也應該沉思張董事長的针砭箴规,台灣不必要「52」,「51」可以了,「1」即改良投資環境、搞好基礎建設,并且必定要擺在「5」的前面!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專家傳真-台灣是否應有「5+2」產業政策?